经济观察报 记者 王帅国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新能源汽车充电难、排队等待时间长等问题又成了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越来越多的高速服务区引进了充电新物种——移动充电机器人。“十一”期间,上海金山区首次投用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移动充电车加充电机器人让江苏高速服务区充电提速35%,充电机器人服务排队车辆成为长假高速“新景象”。从过去的“车找桩”,到现在的“桩找车”,越来越丰富的充电技术,正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的解决。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充电需求的日益旺盛,移动充电机器人将作为重要补充力量,在更多场景和领域实现商业化运营。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全球移动充电车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元。
行业资深人士李志平认为移动充电机器人在未来拥有无限可能。李志平表示,由于移动充电机器人的第一性是储能,因此它的盈利模型和传统的充电桩不一样。除了赚取充电服务费之外,移动充电机器人也可以用于平时的车辆救援,甚至可以作为第三方电源给工厂、商铺、家庭供电。
不过,作为一项新技术,移动充电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有不少问题需解决,包括制造和运营成本高、应用场景少、法规和标准缺位、补贴政策不完善等等。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移动充电机器人技术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包括技术的成熟度、商业模式,都需要找到一个比较成熟、可持续的方式。”
充电市场涌现新物种
移动充电机器人是一种可自主移动、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新型机器人。在配备了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场所,车主将车辆停入车位后,可通过app或扫码进入小程序等操作方式呼叫移动充电机器人,后者将移动到车辆旁进行充电。
目前,移动充电机器人主要分为两种:一种配备专人进行操作,是目前市场中投用的主流产品;另一种是自动驾驶移动充电机器人,由于单台成本在二三十万元,因此商用很少且主要应用场景在高端商超和居住区的地下停车场。
今年“十一”期间,多地高速服务站引进移动充电机器人,为排队等待充电的新能源车主解决燃眉之急。
特别是在上海、江苏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移动充电机器人已在多个场景开展初步示范运营。例如,“十一”期间,国网上海电力公司在G60沪昆高速枫泾服务区充电站内首次投入智能移动充电机器人设备,每台机器人容量为100千瓦时,半小时最快能为一辆新能源车充电80%。
另外,国网扬州供电公司联合应急救援等部门,在S49新扬高速陈集服务区新增移动充电机器人,该设备的存储容量达150千瓦时,最大充电功率为60千瓦,充满后可为4辆新能源车进行完整充电,400公里的续航电量仅需50分钟就能完成充电。
一位在陈集服务区尝试了移动充电机器人的新能源车车主表示:“开电车出行平时最担心的就是充电排队问题,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充电桩,还有移动电源车、充电机器人很好地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困扰。”
“移动充电机器人最近几年才开始投用,主要的充电场景一个是在高速公路应急,第二个是在小区、商超等地的停车场做一些补充,因为有些小区和商超没有条件或者出于安全等原因的考虑不能建设充电桩或者建设充电桩数量不够。”仝宗旗称,移动充电机器人应用场景有限,且由于成本相对较高,充电服务费高于一般的公共充电站,因此在城市内一般主要用于一些高档的小区或者商超等地。
与充电桩形成互补
移动充电机器人等新型充电设备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目前国内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出现脱节。
公安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18%,同期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24.3万台,桩车比大致为1:2.4。充电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在保有量落后的情况下,充换电配套设施的建设速度也跟不上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速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94.4万辆,同比增长32%。而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64.7万台,同比上升14.2%;桩车增量比为1:3。新能源车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充电桩建设的速度。
在充电基础设施数量严重短缺之外,其建设与运营“质量”也堪忧,包括布局不合理、运营不规范、维护不到位、城乡差距大等等。
相比之下,移动充电机器人作为一项新技术,具有一些相对优势:一是移动充电车以其充电速度快、不受固定车位限制的特点,显著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便捷性。据实际数据统计,移动充电车平均充电效率较传统充电桩提升约30%;二是服务模式创新,移动充电车实现了从“车找桩”到“桩找车”的转变,作为临时快速补电方案,与固定充电桩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了更加完善的电动汽车补能生态;三是绿色低碳,可有效响应国家电能“削峰填谷”政策,移动充电车在优化电网负荷、促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每台移动充电车年均可减少碳排放约50吨。“尽管优势显著,移动充电车的生产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主要包括高昂的研发、制造、维护及能源供应成本。据行业分析,移动充电机器人初期投资成本约为固定充电桩的1.5至2倍,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成本有望逐渐降低。”国轩高科旗下安徽易加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易加能”)总经理管礼庆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除成本问题外,移动充电机器人市场还存在公众认知度低、政策与标准缺乏等问题。管礼庆提出:“尽管移动充电车已在全国多个城市投放,但仍有大量车主对其了解不足,公众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据问卷调查,仅有约10%的新能源汽车用户对移动充电车有所了解。另外,目前关于移动充电车的法规和标准以及补贴政策尚不完善,给其推广普及带来一定挑战。我司正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和完善,以加速行业健康发展。”
市场玩家激增
移动充电机器人这种新的补能方式最早由大众汽车提出。2018年,大众汽车推出移动充电机器人概念,如果车主需要充电,只需拨打电话,移动充电站就会被运到指定地点。2019上半年,大众汽车在德国推出第一批移动充电站。
到2021年时,大众汽车又推出“用移动机器人托运小型移动充电站”概念,移动机器人可实现连接插头、充电,将移动充电站带回等操作。
国内企业在2020年进入这一领域,最早入局的是享奕自动化、动进智能等机器人企业,这之后,国内创业公司、能源公司、主机厂等纷纷入局。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统计,截至2024年中国参与企业已超40家。
主机厂企业主要包括一汽红旗、福龙马等,能源企业包括国家电网、能链智电、国轩高科等,机器人企业除上述提到的享奕自动化、动进智能外,还有蚕丛机器人、海宏科技等,创业公司包括行深智能、找桩科技等等。
在这些玩家中,易加能作为较早入局的企业,在全国首家研发并批量量产移动充电机器人。截至目前,易加能已在全国范围内投放1233台移动充电机器人,覆盖15个省、80多个城市,累计放电量超过1000万度,服务新能源汽车用户超过50万人次。另外,易加能也已进入海外市场,海外设备累计出口量超300台,出口地涵盖美国、印尼、德国等市场。
不过,也有充电行业头部企业并不看好移动充电机器人这一细分市场,因此并未入局。该企业一位内部人士表示:“面向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我们致力于自动充电,如果车都自动驾驶了,再开发机器人好像有点资源浪费了,而且两个智能体也可能会相互博弈。”
对于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仝宗旗表示:“面向不同类型的场景、不同类型的车辆,会有慢充、快充、超充、无线充电、移动机器人充电、充电弓、充电臂等等。移动充电机器人属于比较小众的一个市场,未来的前景就是在适合的场景会有些应用,主流肯定还是社区以慢充为主,公共充电以快充为主。”